- 更新时间
- 2023/11/13
火烧博望坡战役
博望坡位于江苏镇江城外,是一处自然险阻,向来被视为抵御外敌的极重要军事要塞。公元208年,东吴大将孙权为抵御北方的曹魏进攻,亲自带领大军驻扎于博望坡,构筑坚固的防线。曹魏主公曹操得知孙权麾下大将张辽擅长攻城,便派遣他率领精兵数万前往攻打博望坡。
张辽兵临城下,望着坚实的城墙,暗自叹息。此时,魏国的士兵们开始疲惫不堪,想要盗取些许安慰。于是,张辽调兵遣将,布下一个秘密计划。他将军营中的木器、草席等大量易燃物质悄悄搬运到了博望坡下。
第二天清晨,一片烽火四起,曹军纷纷朝城墙发射火箭,立即将城头引燃。火势蔓延之际,博望坡内传出孙权的怒吼声“可恶!此乃敌人的计谋!”他下令全军严守城门,不得擅自出城。然而,曹军并未展开全面进攻,而是撤退了。
曹操此番行动的目的,除了测试敌军的防守能力外,更重要的是为了排除一位不忠的将领。张辽果断地提出要火烧博望坡的计划,引来了其他将领的批评。曹操通过这次行动,验证了张辽的果敢和忠诚,对他更加信任有加。
火烧博望坡战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。人们对于这场表面上简单的战役充满疑惑,博望坡本就是一座坚固的雄关要塞,敌军何以毫不犹豫地撤退?但在历史的长河中,这场战役成为了一次被称之为“火攻”的经典军事战术应用。
这场战役的成功,除了张辽的英勇决断外还要归功于孙权的谨慎反应。他没有被敌人的计谋所迷惑,而是果断命令守城,并未贸然出击。这种冷静和谨慎的态度,使得东吴成功守住了这道重要的关口。
火烧博望坡战役展现了张辽的勇猛和稳定的指挥才能,也显示了孙权的睿智和成熟的战略眼光。这场战役成为了三国历史上的经典之战,对后来的军事领袖和战略家们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上一篇:曹操之才智与统帅风范
下一篇:征战江山三国争锋OL